发现影视中的真善美B体育|经典老片中感受时代变迁魅力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5-17 08:44:55    浏览:

[返回]

  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和第28届上海电视节联手上海市民文化节开设的“发现影视中的线日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进行到了第二期。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汤惟杰在题为《我们怎样去欣赏经典老片》的讲座中,给市民和观众讲述了经典老片的独特魅力,他认为:“百余年世界电影史,留下的佳片无一不是历经岁月筛选的经典,从中可以感悟时代变迁的人文气质,发现永恒的真善美魅力,这正是观看经典老片的乐趣所在。”

  汤惟杰说,电影从诞生之初,就注定了是要见证时代变迁的。自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向观众展现了他们的新发明后,电影这个新奇玩意儿就迅速风靡全世界。事实上,仅仅半年后,电影放映商就出现在了亚洲一些国家。他说:“据学者从《字林西报》考证,1897年在上海外滩的礼查饭店,中国境内第一次放映了电影这个划时代的产物。”

  “当时票价较贵,在礼查饭店看第一次放映的,主要是旅居上海的外国侨民。”他说。而上海本地人在之后没几天也看上了电影,地点选在了当时上海最为热闹的社交场所——张园,放映场所就是园内主要建筑安垲第的大厅。

  汤惟杰介绍道,电影在中国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就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始建于1846年的礼查饭店见证了众多“中国第一次”,比如中国第一盏电灯在这里点亮,中国第一部电话在这里拨通,而礼查饭店本身,也在经历着风云变幻,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浦江饭店,如今则变成了中国证券博物馆。

  “有人问我,当年的张园,就是现在南京西路附近很火的张园吗?对,就是那里。”汤惟杰说,“百年前电影放映时,张园所在地还是上海的近郊,张园本身是园林式建筑,后来那里渐渐繁华,张园的主人将其卖给了地产商,改建成了今天看到的住宅。”

  电影记录了时代,观众能在电影中体味到当时的社会风情、人生百态。汤惟杰说,“在过去看电影不那么方便的背景下,上海国际电影节回顾单元的经典作品就成为了广大影迷所关注一道风景线,毕竟电影院平时不大会放世界各国的经典老片,只有电影节有这样的功能。”

  他特别介绍了本届电影节的“向大师致敬”单元,这个单元将展映几位电影大师的作品,包括中国电影史上第三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谢晋导演、英国电影大师迈克·李、日本导演伊丹十三等。

  他说,这次将展映谢晋执导的多部经典作品,包括2018年重新录制了新版沪语配音音轨的《大李小李和老李》,以及谢晋后期作品中的代表作、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清凉寺钟声》等。作为谢晋电影生涯中执导的唯一一部喜剧片,《大李小李和老李》中不仅故事情节有趣,还有很多社会环境的反映。“比如片子其实是在江湾体育场拍的,是个历史保护建筑。当下观众看经典老片,跟当年的观众会有不同的感受——大家当时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东西,可能在几十年后也会引发观众新的兴趣,”他说,“就像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译B体育入口制片厂的一些影片,有些上海观众可能会看很多遍,他们其实是在看片中人穿什么,发型是怎样的,家里装修如何。”

  这次展映的英国电影大师迈克·李的《维拉·德雷克》,讲述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女性生存的困境,以及为了把她们拉出困境结果自身也面临困境的人,这部作品曾荣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日本导演伊丹十三的作品有着丰富的信息量与前瞻性,他擅长用幽默风趣的口吻针砭时弊,令观众产生共鸣,“像他拍葬礼,把大家悲戚的时刻,拍得富有人情味,拍得很搞笑很好玩,放映时还会有老派的日本人看不惯。但就在这些幽默中,人性中某些真实的东西就透露了出来。”

  电影经典老片,还记录着电影工业的进步。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设置了“侏罗纪电影系列30周年”展映单元,集结了“侏罗纪”系列全部六集影片,包括3部《侏罗纪公园》和3部《侏罗纪世界》。“今年是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30周年,今年还是侏罗纪系列电影诞生30周年。”汤惟杰说,1993年,系列电影中第一部《侏罗纪公园》的上映,开启了一场电影工业的科技革命,标志着电影特效行业从此正式进入CGI(电脑合成影像)时代。

  “这个系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出现时,在电影技术层面,绝对具有革命性的影响,让电影界发现,原来电影可以通过电脑进行人工绘制,最后合成一部‘人造性’电影啊!”他说,看这样的老片,还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来看,“当年制作《侏罗纪公园》有多难?我记得我当时买了一部486电脑,硬盘只有500多兆!一部电影的制作难度,可想而知!”

  现在的电影技术,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有经验的影迷,你给他最真实的影像,他都会反复研究,怀疑它到底是真人真景拍摄的,还是电脑制作出来的。”汤惟杰说,“1993年由《侏罗纪公园》开启的电影科技革命,会带来怎样的结果还很难估量,但电影本身的诞生,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