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APP下载园林山石的造景与功能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8-23 03:21:53    浏览:

[返回]

  摘要:作者针对园林山石的造景与功能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园林山石的造景和山石造景的功能,并对现代审美意象与山石造景作品分析做了全面的介绍。

  山石造景在我国造园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主要以假山为代表的一种造景方式。所谓假山,一般是指通过园林艺术家的构思立意和创作活动,用许多小块的山石堆叠而成的具有自然山形的庭园景观小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造园活动日益频繁,各地置石掇山数量虽多,但质量水平却呈下降趋势。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更严重的损坏了中国置石掇山艺术性。现代园林山石景观必须符合现代审美意象,树立新观念,既符合现代园林风貌又具有民族个性[1]。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山水之园林,擅长把自然美与人工美高度结合。园林造景中,山石和水是必不可少的要素。特别是假山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传统园林到现代园林,山石都是园林造景中的重要元素。从园林山石造景形式来看,大致可以分为“掇山”和“置石”。“掇山”是以造景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为材料,按照对自然山水加以概括和提炼的艺术手法,用人工再造山石景或山石水景的通称。“掇山”也称“叠山’“,掇”字源于吴地的方言,沿用至今。对于不具备山形的零星山石的布置则称为“置石”。置石比假山小,可作为独立的景观石,也可以简单的组合形式,体现较深的意境,达到“寸石生情”的艺术效果。

  假山体量可大可小,小者如同山石盆景,大者可高达数丈,广义的假山实际上包括假山和置石两个部分。假山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置石则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一般地说,假山的体量大而集中,可观可游,使人有置身于自然山林之感;置石则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体量较小而分散。

  假山因材料不同,可分为土山、石山和土石混合山。置石则有特置、散置、群置等形式。

  在1986-1987的美国B体育APP下载风景园林杂志上,Marc Treib分别研究了修剪植物(topiary)、水和石头三个设计词汇在园林中的运用,其中,石头在园林中用于形成界面、庭院的主景、以及隐喻表达等。“石文化”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注重对石体内涵的品评,精神内涵高于物质属性,人文方面的作用重于美学价值。相对于古典园林,现代园林石景设计更多地利用石体表观物质层面的可观赏性,并利用现代美学原理进行布局,从而挖掘石景的美学价值。选石注重体量、结构、尺度、肌理质感、美丽的色泽等多方面的标准。另一方面,现代园林“石文化”在使用功能上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园林石景除了满足人们视觉上的观赏之外,还要满足人们休憩、活动、体验等多方面的其他感受。

  现代园林的形式简约化表现在颜色尽量简化,作品中一般只出现一种或两种颜色,色彩均匀平整。并且抛弃了内在形式的连接、视觉空间、表现和叙述内容、态度倾向以及主体与演变等等,追求的是形式特征的简约、明晰、外向和单一性,作品多用几何形式,不做任何表面的修饰。与传统园林中,繁复冗杂的叠石作品相比,自然山石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形式简约,简约并不是简单,相反却是对自然山石本质的深度挖掘和坦诚表现,高度概括的设计方法和惜墨如金的表现手段。

  传统精神符号化即以象征意蕴的方式将传统精神用现代形式演绎出来,英语“象征”(Symbol)又译为“符号”,引申为代表观念或事物的符号。韦勒克认为“:一个意象可以被转换成一个隐喻一次,但如果它作为呈现与再现不断重复,那就变成了象征”设计师要创造出具有语言符号意义的景观,就应该熟悉“形”与“义”的转换途径和过程。

  美国华裔建筑艺术家林璎(Maya Lin)对于石的理解是:石头是一种永恒不老的介质,不受时间限制的,汇聚历史的,令过去与现在相连的主题。谈论山,就是在谈论一种富有时光含义的东西,传统精神中的“乐山者仁,乐水者智”在林璎的作品中文化再现[2]。她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东方山水文化的特质,并将其融合入西方现代设计形式。

  文脉主义源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兴起的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理论,其主要目的是针对现代主义过于单调刻板的风格,以及切断了文脉隔离了城市文脉的延续的现状,提出修正性意见。文脉本身意味着发展,多样化的统一是文脉追求的境界,强调文脉绝非复古怀旧,而是要强调传递历史文化信息,提供人们对文化历史的联想和隐喻,从而传达情感,实现人与环境景观的对话。

  中国传统园林山石造景常用湖石、黄石,山、石形态讲究与自然形态相接近。苏州博物馆新馆庭院中置石对传统园林置石手法的直接借用,如新馆西侧建筑庭院就采用单块湖石为峰。新馆北侧水岸理石借鉴传统苏州园林中壁山做法,然其手法不同旧制。传统园林中壁山常依墙而设石峰数座,以仿山水画境。新馆水院北依拙政园围墙,依墙铺设卵石池岸,其上置石。石头处理采用人工切片,成远山轮廓状。考虑到围墙有转折,自远而望,右高左低,右近左远,置石也顺应其势,右高左低,呈由右及左连绵起伏之状。其写仿山水的意境与传统园林是一脉相承的。

  人在环境中不仅仅是被动的观赏者,景观不应停留在视觉意义的表现,人们需要有机会参与其中,表达他们的感受,留下更加深刻的体验。如人的亲水性特征,当小孩用脚激起水花,投掷卵石时内心的感受自然要比静静地看着一潭深水要丰富多彩得多。他们也可以翻弄溪石的时候在一小块石头缝隙里发现自己的世界。当考虑到景观的参与性时,景观就不再是冷冰冰的设施,将会更加人性化。

  山石造景设计可以立足于传统“自然山水观”,对优秀的传统石文化加以继承与创新,在设计表现形式方面,可以借鉴西方后现代主义以及现代艺术的诸多元素和语言,坚持民族和现代相融合的设计理念,探寻适用于园林山石造景的指导模式。

  [1]毛培琳,朱志红.中国园林假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