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入口园林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概念doc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9-02 02:35:14    浏览:

[返回]

  园林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第一节 概 述 一、历史沿革与地域分布 一)历史沿革 1.园林萌芽:我国古代园林建造历史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最早的园林萌芽形式称囿,指在圈定的范围内,利用原地形地貌,加少许台式建筑,供帝王游猎和畜养禽兽的地方。 2.园林的初始:秦汉时,出现以宫室建筑为中心的宫苑。秦始皇建兰池宫,并在池中筑蓬莱山。汉武帝在建章宫的太液池中建蓬莱、方丈、瀛洲三岛,首开一池三山模式之先河,大量修建宫观亭台楼阁,集居住、娱乐等功能于一体。但园中仍圈养动物,尚未脱离狩猎等功能。另据文献记载,汉代已出现私家宅园。 3.园林艺术的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佛教传人,老庄哲学流行,文人崇尚清谈,玄风盛行。在玄学影响下,文人雅士寄情山水成为风尚,对自然美的欣赏促使了山水诗、山水画的出现,我国园林的风格也开始转向崇尚自然,开创了我国园林的艺术风格,初步确立了再现自然山水的基本原则,称写实山水园,为我国山水园林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除皇家园林(集中于洛阳、南京,如洛阳北魏华林园等)之外,还出现一批寺庙园林(江西庐山)和私家园林(西晋石崇金谷园)。 4.园林艺术的成熟:隋唐五代时期,文人参与造园和文人园林的涌现,把造园艺术与山水诗、山水画相联系,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园林艺术快速发展,趋于成熟,皇家园林极为兴盛,私家园林也日趋繁荣,如隋东京洛阳西苑、唐长安曲江池芙蓉园等皇家园林,以及辋川别业等私家园林。 5.园林艺术的高峰:两宋辽金时期,继隋唐五代之后,首次进入造园的高峰时期。由于私家园林大量修建,文人及画家自建或参加造园,将诗画融人造园之中。在园林布局与造景之中,伴随文学和绘画艺术的发展,对自然美认识深化,特别是山水画理论着作的出现,对造园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宋文风很盛,园林艺术有较大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东京开封、西京洛阳两地。开封有艮岳、金明池、琼林苑等,修艮岳大量使用太湖石;洛阳有百余座名园,在《洛阳名园》中就重点介绍了24处园林。 南宋南迁,将园林文化南移。南宋造园之风盛于临安(杭州)、吴兴和苏州。南宋临安继续开发西湖,扬州、苏州、吴兴私家园林兴盛,广东岭南园林开始出现。 北方辽代开发了陪都南京城东北的广寒宫(今北海)等园林。金代定都中都城以后,将开封艮岳太湖石北运,扩建辽广寒宫,为琼华岛大宁宫。在西山玉泉山一带开发园林,建大觉寺、金山寺等,称八大水院,使西山晴雪成为燕京八景之一。 6.园林艺术的鼎盛:明清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的鼎盛阶段,在设计和建造上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最高峰。由于文人与画家积极投身造园活动,各种造园论着及专职匠师相继出现。明末计成的《园冶》是我国的造园名着,其造园手法仍是近现代园林艺术家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明清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园林、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园林、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岭南园林等不同风格,其造园手法已达意境高超、笔法简练的高度。 明代在北京建西苑(中海、南海、北海)等皇家园林,以及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太庙等坛庙园林,海淀一带还大量涌现私家园林。随着经济的发展,江南园林十分兴旺,尤以扬州为最,岭南园林日趋成熟。设计理论、建造等都达精深水平。明末 \o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大兴。 清代康熙开始拓建避暑山庄和海淀一带的三山五园。又由于康熙、乾隆巡视江南,促江南园林艺术手法向北传播。流传至今的大量古园林佳作为清代作品。明清时中国园林开始影响欧洲。 二)地域分布由于我国园林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传统,因此分布地区广,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带,洛阳、开封一带,杭州及钱塘江三角洲,南京、扬州、苏州及附近各城市,北京和承德,以及岭南一带。 二、主要特色 西方园林追求的是人工几何美,重在表现人为力量,称几何规则式园林。中国园林追求的是淳朴自然美,重在表现大自然山水的景色美,处处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融,称自然山水式园林,中国造园的基本法则是有定法、无定式,利用山、水、 \o 植物 植物为素材,经人为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出精练化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一)有定法有定法是造园的基本准则之一,在 \o 景观设计 园林设计中,自然要素应做到精练典型,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符合自然之理,体现天人合一的民族精神。与世界园林相比,我国园林有四大艺术特色。 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括两方面。首先是总体布局要合乎自然。师法自然是山水总体布局,艺术素材的提炼与组合,要合乎自然界地形生成分布的客观规律。我国园林是自然山水式园林,山水景观的设计与营造,必须以自然为蓝本,以自然本原为依据,即以真为假来塑造园林地貌,做到景观地貌做假成真,使之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第二是指每个细节素材的景观组合,要符合自然和谐、相互依存的规律。造园艺术如同音乐中的曲谱,必须对自然山水进行艺术取舍和高度概括,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穷意境。 2.园林建筑融于自然园林建筑融于自然,是指建筑的布局、造型、规模、色彩,要与自然环境相和谐,使建筑美与自然美融于一体。建筑的形与神,既要与天空、地面、自然环境吻合,又要与园林内各部分景观相衔接,使园林体现自然、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达到渐人佳境、情景交融的效果。 3.花木配置顺应自然植物是园林设计中最富有生命力的素材,在花木选择搭配上,可以创造充满生机的绿色环境。可以与山石、水面、建筑有机结合,点化主题、互为组景。花木在全园的营造上要顺应自然,物种配置上要仿效自然,不求整齐,但求意境。 4.意境情趣表现自然园林创造的最终目的是表现自然之美。意境是理想美,是理念与生活、感情与景物的结合,也是中国园林的精髓,造园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融于园林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理念和联想。中国山水园林的意境,往往借助山水、建筑、花木来传达,通过园名、景题、刻石、匾额、楹联等文字形式,来深化意境的内涵。 中国园林就像是一幅概括和升华大自然的山水画,以空间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园林布置在于成景,景就是诗情画意,诗是语言艺术,画是造型艺术,而园林则是诗情画意的综合性艺术。 二)无定式 无定式主要表现为,选址没有固定模式、园林风格没有固定模式两个方面。 1.选址没有固定模式主要指我国园林建筑位置的确定,是设计者对园林内外自然环境和景物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环境整体要求及观赏者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景观的设计。如在湖岸窄小处建精舍,在林壑幽绝处建寺观或其他建筑。即使同一类型建筑物,也要根据环境设计出不同风格。 2.园林风格没有固定模式,主要指园林设计因人而异,特别是私家园林个性更为突出。苏州历来是人文荟萃之所,是诗文书画人才辈出之地,他们的生活状态及作品对私家园林的产生和发展均有很大影响,加之园林主人的生活境况和理想、追求的审美意念,创造了个性鲜活、各具特色的园林。因此,中国园林类型多样、个性风格各异。 二节 古代园林构成的基本要素 一、基本要素 我国古代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为特点,是人工模山范水创造的第二自然。它由山、水、花木、建筑四个重要部分组成。此外,还有起点睛作用的匾额、楹联、刻石。对这些基本要素的分析和理解是造园与赏园的核心。 一)筑山我国古典园林中的山虽然有真山,但多为假山。包括土山、石山及土石山,能够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树一帜的假山,主要是指石山,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一个突出标志。为表现自然,叠山是造园最主要的要素之一。山景要有峰、谷、洞、石等形态组合,园林设计可选择不同造型、色泽、纹理的块石,创造小尺度自然的峰、峦、岭、洞、谷、悬崖、峭壁等景观。在堆积章法和构图上,要体现天然山岳的构成规律及风貌,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因此,成功的假山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缩写,是在小地段内展现出的咫尺山林和千岩万壑。 叠石是我国古代园林造景的基本要素。叠石一般用三种岩石,它们是太湖石、黄石和宣石。太湖石玲珑剔透,黄石浑厚粗犷,宣石质地如雪故称雪石。着名的太湖石叠石有苏州的留园三峰,黄石叠石有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洞,宣石叠石有扬州个园的冬石雪狮。 我国有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之说。扬州个园的假山分为三大区域,分别用太湖石、黄石和宣石叠成,一园三色假山,手法不同、风格各异,总体设计却一气呵成,立意之精巧,气势之深雄,充分体现了我国园林堆山叠石的高超技艺,因此有扬州个园以山胜之美誉。 二)理水园林中的各种水体,是对自然界中河湖、溪涧、泉瀑、渊潭的艺术概括。理水是按水体运动的规律,经人为抽象概括,再现自然的水景。水是园林中的血液,为万物生长之本。水体给人以明净清澈的感受,起到调节精神的作用;同时能改善土壤和空气湿度,使花木茂盛;还可与园林其他要素协调对比,产生湖光山色、波光倒影,使景色更丰富生动。 水景组织要顺其自然,静态与动态序列布局,取决于地形,并经艺术处理,大片洼地成湖泊,窄细之谷为溪涧,狭长水体为河流,泉瀑积聚为渊潭。水面形状要自然,水贵在曲,即使小水面,也要曲折有致、有聚有分、有急有缓、有瀑有流,并用山石点缀岸矶港汉,制造水口以显示水有源头。水面处理要分聚得当,水面小要聚,增加辽阔感;水面大要分,使水景丰富;稍大水面,则筑堤岛或架设各种桥梁。水体要流通灵活,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则全园生动。水景要同其他要素配合,相互衬映。古代理水之法有掩、隔、破,以建筑和植被将曲折池岸加以掩,架桥、垒堤、浮廊、置石分割水面加以隔,水面很小时用怪石、林木、野藤加以破。 三)建筑我国古代园林建筑集观、行、居、游等功能于一体,建筑系列主要有厅堂、馆轩、亭台、楼、阁、榭舫、廊桥、房斋等,在园林建筑中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创造了建筑融于自然和表现自然的和谐。 建筑是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美学与观赏价值远远超过本身的价值,因此园林建筑 \o 园林规划 规划设计和创新思想独具风格:一是园林建筑点景的布置,往往是入画的重点,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构图的中心,也是园林的主要景观,多布置在临水的观赏区;二是园林建筑观景的布置也是入画的主题,其位置、大小、朝向、高低、虚实、开敞,决定观赏者是否取得最佳观赏效果,如轩多建于高敞处,便于观赏者观赏四周的景色;三是园林建筑观赏路线的穿插布置也很重要,具有导景、观景及连接建筑的组织作用,如廊和桥是连接两个景点或景区的景观线,也是观赏的重要景点,并起到分割空间、增加景深的作用。 建筑虽然是景点上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愈多愈好、愈高大愈好,而是以少胜多、以小胜大。园林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宜散不宜聚、宜隐不宜显,不追求严整、对称、均匀,而要依山就势、因山就水、高低错落、自由随宜。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上,与宫殿和寺庙不同,除庭院外没有明显的中轴线,布局曲折自然、灵活多变。园林中的厅、堂、馆、亭、台、楼、阁、殿、轩、榭、坊、斋、桥、廊、假山、水池、园门、园墙、园路等,在构景时均应精心设计,并和自然环境相适应,使建筑融于山水园林之中。 四)植物植被以树木为其主调,不讲究成行排列,也不以多取胜,往往三株五株,或丛集,或孤立,或片状,或带形。物种选择要有地方特色,既有独特个性,又适应区域的生态条件。强调花木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乔木、灌木、草丛、攀缘、水生、花卉等,并注重物种和群落的自然配合,提倡物种的多变和不对称的均衡。生物自然生长有明暗、疏密、枝叶、花形、果形、色香、高低等生态变化,应构建出乔灌木草不同季节的景观特色。总之,设计要顺应自然规律、适宜地方气候,取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通过改造提炼,使人们身在其境,联想到大自然风华繁茂的生态环境。 园林花木功能配置:花木可单独构成景色画面,如单株海棠、玉兰、荷花等,进一步点明主题,如兰花象征幽居隐士,竹象征人品清逸高尚;花木可围合空间,院落与院落、区内与区外,可用密集树丛划分,或用树丛遮掩屏蔽;花木是对比的参照物,如突出景物的高耸挺拔;不同品种的花木,可组织环境各异的道路;花木是陪衬各种园林要素的普遍素材,如陪衬山水、建筑等,使景物构图生动、层次丰富;花木选择的要求是造型美、颜色美、气味美,同时也易引来昆虫和飞禽;花木不仅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体现园林主人所追求的意境。 园林花木特色配置:花木主要具有主景、衬景、地方特色和季节性特点。主景多以乔木孤植为主,若选灌木为主景,多以丛植和群植;花木作陪衬景,则疏密相间、高低错落、色调相宜;园林花木应以地方特色为主,土生土长的花木成活率高、生长快、适应性强,园林不是植物园,园以景胜,景以园异;花木配置要四季常新,种植要考虑时令变化,使 \o 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四季不同。 五)匾额、楹联、刻石匾额俗称匾,指悬置于门楣、厅堂等之上的题字牌。园林中的匾额主要用于题刻园名、景名、颂人、写事等,多悬挂在厅堂、楼阁、馆轩、亭斋等处。楹联是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多置于厅堂、馆轩等楹柱上。其作用不仅能帮助人们赏景,而且其本身也是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匾额和楹联是和书法艺术、雕刻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是我国古代园林独到的造园要素,它渗透着语言的思想性和文学性,蕴含着创作者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和艺术追求,精辟地概括了园林景致的意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 刻石包括摩崖石刻、岩画、石碑、经幢等。我国古代园林刻石多为园林历史的记载,景物景致的题咏、名人轶事的源流、诗赋画图的表达等,是一部园林史和美学史书,也是一部引导观赏者赏景的导游书稿,同时还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筑系列 一)厅堂 厅堂指局部轴线上的正房,体量较大,内部空间宽大、视野开阔的建筑。造型简洁精美,朝向较好,是院落的主体建筑。主要功能有社交会客、宴会、观赏、起居。厅堂多建于临近水面开阔处,居于园林中最重要的位置,多为园林主体建筑和构图中心。园林中着名的有颐和园的乐寿堂、拙政园的远香堂、狮子林的荷花厅、留园的涵碧山房等。 二)馆轩 馆指建筑规模较小的待客与休息的园居。有时也作为一个建筑群的称呼。馆多建于高敞之处,便于远眺,观赏风景,也可以听戏、宴饮。园林中着名的有留园的五峰仙馆,颐和园的听鹂馆、宜芸馆等。 轩原指大型房屋出廊的部分,后来一般指建于高旷之处、以敞朗为特点的房屋。它小巧玲珑、高爽开敞、简洁雅致,给人以轻巧、轩昂之感。主要用于远眺观景,或供主人读书。园林中着名的有北海的罨(yan)画轩,颐和园的写秋轩、养云轩,拙政园的听雨轩等。 三)亭台 亭是周围开敞的小型点式建筑,由屋顶、柱身、台基三部分组成。有顶(攒尖顶)、有柱、无墙,主要用于休憩、观景、纳凉、避雨,也可存放石碑等,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点景建筑,有无亭不园之说。亭可大可小、通透灵活,独立轻巧,应用广泛,种类丰富。可山上建亭、临水建亭、平地建亭。平面造型有圆形、正方形、多边形、组合式、半亭式等;立体造型有单檐、双檐、多檐等。我国北方亭的檐角翘起较持重平缓,南方则轻巧雅逸。着名的亭有颐和园的廓如亭、景山的五亭、北海的五龙亭、拙政园的绣绮亭等。廓如亭是我国园林中规模最大的亭。 台是一种露天、表面较为平整的开放性建筑。它的上面可以没有屋宇建筑,也可有屋宇建筑,边缘多有短墙、矮栏。主要用于休憩、眺望、娱乐等,是园林常用的一种建筑形式。建在山顶高处的台称天台,建在山坡的台称叠落台,建在悬崖陡壁或突出巨石上的台称挑台,建在水边的台称飘台。园林中最着名的台是颐和园佛香阁的叠落台。 四)楼阁 楼阁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全虚为楼,上虚下实为阁。楼阁建筑体量较大,造型丰富,四周开窗,每层设围廊,有挑出的平座。由于体量、高度远超过周围一般建筑,因此是园林中最重要的主体和点景建筑,主要用于观景,也可供佛、贮藏书画等。皇家园林多大型楼阁;江南园林楼阁多小巧,一般为歇山或硬山顶。按功能分,园林中有观景楼、藏楼、钟楼、鼓楼、戏楼等。着名的楼阁有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嘉兴南湖的烟雨楼、昆明的大观楼、颐和园的佛香阁等。 五)榭舫 榭又名水榭,是指突露出岸、架临水上观赏水景的单体建筑。通常为长方形,四周由低平栏杆围绕、单体建筑四面开敞通透或落地门窗。主要用于休憩、观赏水景。多为单层建筑,整体轮廓、门窗栏杆均以水平线条为主。岭南园林中的水厅、船厅,其形式实际上是水榭。园林中着名榭有拙政园的芙蓉榭,耦园的山水间,北海的濠濮涧,颐和园的谐趣园洗秋、饮绿等榭。 舫是指建于水边的仿船形建筑。主要用于观赏水景、游玩饮宴。前半部三面临水,船首设有平桥与岸相连,形状独特新颖,登舫有行船之感。通常下部为石砌,分前、中、后三部分,后部高、中间低,近与水面平,一般两层、两侧开窗。着名的舫有颐和园的清晏舫,苏州拙政园的香洲、怡园的画舫斋等。 六)桥廊 桥指横跨水面的建筑,是园林水景中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主要功能是分隔水面空间、点缀水景、联系景点之间水陆交通等。着名的园林桥有颐和园的玉带桥、瘦西湖的五亭桥、拙政园的小飞虹廊桥等。南方园林多为小巧曲折和弧度大的拱桥,北方多规模较大的石拱桥,如昆明湖的十七孔桥、北海的堆云积翠桥。 廊是联系建筑物及景物景区游览线的带形建筑。通常置于两个建筑物或两个观景点之间,既有空间联系,又有空间分隔,具有划分空间、增加景深、便于观赏的效果。主要用于休憩观景、遮风避雨、交通联系等。它随形而弯曲、随势而起伏、富于变化,可使较单调的空间步移景异,辗转于园林之中。廊有顶、有柱,或单墙通檐,或通连通脊。整体造型有直廊、曲廊、回廊、爬山廊、桥廊等。园林中着名的廊有颐和园长廊、北海琼华岛临湖北岸的延楼等。 七)房斋 房斋一般指书屋性质的建筑物。分布于偏僻幽静处,环境清幽隐蔽、建筑式样简朴、色彩淡泊雅致并附以小院。它相对独立,与外界隔离,有利于修身养性。主要用于休憩、静养、读书、绘画、藏书等。园林中着名的斋有北海的静心斋、画舫斋、网师园五峰书屋等。 第三节 中国古代园林 构景基本手法中国古代园林构景,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运用多种构景手法表现自然之美,以求达到最佳境界。中国古代园林构景基本手法有借景、添景、框景、漏景、对景、抑景、障景等,其手法因园林性质、规模,因地而宜、因时而宜。 一、借景 借景是将园外之景巧妙地组合于园内,使景深增加、层次丰富,形成有限的空间、无限的景色,使园内、园外景观融为一体。借景有远借(如远山)、邻借(如大树)、仰借(如楼阁)、俯借(如池鱼)、应时而借(如花草)。借景能使园林空间范围扩大、画面生动,景观层次丰富,因此在我国造园艺术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明代着名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称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承德避暑山庄借天然山色和外八庙来映托山庄的气氛,构成园外有园、景外有景的效果。 二、添景 添景是在空间较空旷、景观较单调、景深层次缺乏之地,添置某景以改变此状况的构景手法。山和塔在远处,如没有中景作过渡,就显得虚空没有层次,若添置树木、花卉等补充点缀,画面会更加完美。昆明湖是前景,万寿山是后景,它们之间由于添置了长廊,画面顿时显得生动活泼、完美和谐。 三、框景 框景是用有限的空间框架,采收外部空间画面的一种构景方法。可采用门框、窗框、洞框、廊柱框、乔木枝干抱合框等,框景可将散漫的景色集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步移景换达到画境,实属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集合。扬州瘦西湖的月亮门亭是框景最典型的佳作,透过一门可观扬州标志性景观五亭桥,一门留景五亭桥,凡到此的游客均要摄影留念,同时还可尽收白塔于另一门之中。 四、漏景 漏景是通过花墙、廊壁各种造型的花窗、漏屏风、树枝叶隙、林木间隙等,将院内外、廊壁内外、林隙内外的美景组合,构建一种若隐若现、雅致迷离景致的手法。 五、对景 对景是指两个彼此相对的景致,能够相互观赏的构景方法。我国园林中应用甚多,因我国是自然山水式园林,习惯于将水面布于全园主要部位,这样平坦的水面就构成一个较好的对视空间。环水的景致自然就形成彼此的对景,山、树、竹、石、亭桥、楼阁、厅堂、廊榭等均可成为对景。 六、抑景 抑景是把园林中最好的景致暂时隐藏起来,然后再展现出来的构景方法。先藏后露、欲扬先抑是抑景手法的主导思想,可产生豁然开朗的艺术效果。我国古代园林多用假山、树木、建筑物等作抑景,把主景和最美的景致遮挡起来,不使其一览无余,在游人渐达佳境时突B体育app然展现,提高艺术感染力,获得最美的享受。如游人由颐和园东宫门进入,出仁寿殿沿玉澜堂四合院东南侧小路南行,此时一座土山树)、仰借(如楼阁)、俯借(如池鱼)、应时而借(如花草)。借景能使园林空间范围扩大、画面生动,景观层次丰富,因此在我国造园艺术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明代着名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称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承德避暑山庄借天然山色和外八庙来映托山庄的气氛,构成园外有园、景外有景的效果。 七、障景 障景是用假山、树木、建筑物等设置屏障,既遮挡不利于表现园林景观美的景物,同时又为园林增加景致的设计性屏障景观。前方如有不雅场地、建筑、器物等影响园林景致,多建造富有韵味的遮挡性景物,用来遮挡视线,同时增加园景。如园路前方的照壁、园路两侧栽种的密闭松墙等。 第四节 古代园林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一、园林的基本类型 中国古代园林,依据不同方法有多种分类,但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按园林性质的从属关系划分,主要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第宅园林)、坛庙园林、寺观园林以及风景名胜园林。按地域和园林艺术风格划分,主要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3种。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私家园林以江南园林、岭南园林为代表,江南园林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岭南园林以广东四大名园为代表。 二、各类园林的基本特征 一)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规模宏大,真山真水皇家园林占地面积广阔、规模宏大,一般多选择真山真水,建筑单体规模保持皇家宫殿规制,因此园林整体规模和单体规模均属最大。承德避暑山庄占地约560公顷、圆明园占地约350公顷、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北海占地7l公顷。颐和园由瓮山和瓮山泊改造而成以广阔的湖、山、堤、岛自然风光为背景,将殿堂宫室、馆轩廊榭、台亭楼阁、塔桥坊关等富丽精致的建筑置于其中,显示了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风格。承德避暑山庄建于山间盆地之中,利用复杂地形、开阔湖沼和溪流建园,更为世界绝无仅有的孤例。 1.南北景色,兼收并蓄皇家园林汇天下美景于一园,既有北方皇家园林的磅礴气势,又有江南私家园林的小巧雅致。承德避暑山庄是具有江南山水、北国风光、民族风格特点的皇家园林,是皇家园林的艺术精品,有园林博物馆之美称。颐和园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建造,西堤六桥仿杭州苏堤六桥建造;还有少数民族风格,如北海的藏式白塔;更有吸收西方着名皇家宫苑的景观,如圆明园万春园的西洋楼。 2.理水模式,一池三山从秦始皇建兰池宫并在池中筑蓬莱山起,汉武帝建章宫太液池筑蓬莱、方丈、瀛洲3岛,开一池三山模式之先河。隋炀帝在东都洛阳建西苑,沿习秦汉的模式,在水中筑有蓬莱、方丈、瀛洲3岛。明清在北京所建皇家园林,均继承了这一模式。由于蓬莱、方丈、瀛洲是神仙世界,居者可长生不老,于是一池三山成为皇家造园的理水模式。 3.象征皇权,功能齐全皇家园林集处理政务、朝贺、居住、看戏、祈祷、游园及观赏于一体,甚至还设有市肆--买卖街,以及寺庙。园林中很多景点和摆设象征天下一统、六合太平等,各种建筑,以至家具、服饰都饰有各种姿态的龙的图案,狮、象、麒麟等鸟兽则认为是龙的侍卫者,它们或在屋顶,或蹲门前,或在路边,以衬托龙的威严。此外,建筑中还有动物造型,如铜牛镇海、鹿为吉祥、鹤祝长寿、门兽避邪等。因为园林也必然集中反映皇权意识,体现皇权至尊观念。 4.厚实稳重,色彩浓丽由于皇家园林建在北方,为防寒育暖,故台基、墙体、屋顶均很厚实稳重,同时在色彩上保持着皇家建筑特有的风格,在艺术上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富丽堂皇的帝王气派。皇家园林主题建筑均十分突出鲜明,一般以主体建筑作为构图中心统帅全园,如颐和园的佛香阁、北海的白塔等,反映了皇权的高大至尊。但是,承德避暑山庄宫殿区用小式建筑,不施彩绘,以朴素淡雅为基本风格,显示了康熙、乾隆祖孙较高的审美情趣与境界。 5.三区分工,模式固定皇家园林是帝王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结构上保持着固定模式,既有娱乐环境的特色,又有皇家尊严的本色。皇家园林分区明确,均由处理政务的宫殿区、生活区和游览区3部分组成。宫殿区和生活区平面布局严整,构图近乎宫殿式。园林中有轴线对称,但随意布置较多,保持皇家的园林规制。 6.开敞封闭,因地制宜皇家园林采用大分散、小集中,大空间开敞、小空间封闭、园中有园、大中见小、小中见大的布局方式。园中分成若干景区,大景区中又有小景区,小景区中又有若干景点。景点之间多用山石、林木、廊墙、桥堤、园路分隔与联系,达到隔而不断、联而又隔的艺术效果。 二)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多建于城内与住宅结合,是城市宅院山水园林。园林规模较小,由于私家园林空间有限,故景致高度概括集中,小中见大再现自然美景。私家园林主题鲜明、个性突出,风格朴实、精致亲切,造园手法满足寄情山水雅逸,达到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有林泉之趣的意境。 1.江南园林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一带,集中于苏州、扬州、无锡、杭州等地,形成以小桥流水为特色的江南园林风格。 园林规模较小,个性主题突出江南园林占地面积较小,多者达10亩左右,小者仅1至2亩。每处园林因地制宜,构园风格因人而异,力图表现个性主题,或以水取胜,或以山石取胜,或以林木取胜,或以花卉取胜,或几者兼得,方寸之地包容山水、花木、建筑等,创造出步移景随的个性主题。如拙政园因突出水的主题闻名,留园以建筑精湛典雅而着称,环秀山庄则是山型齐全逼真绝佳。 园林小巧别致,色彩朴素淡雅在全园布局上,多以水为中心,景物环水而设,院落层层相串,或小路迂回彼此连接,或曲折小桥相互勾通;空间疏密相间、主次分明,时而开阔、时而曲折、时而幽深,构成庭院深邃的韵味。在一切造园要素上,山水、花木、建筑均精心设计,且布局灵活、虚实相间、玲珑淡雅。建筑物体量虽小,但轻巧通透、开敞深邃,飞檐翘角给人轻盈欲升之感,廊、墙、脊曲给人欢快之情,建筑参差错落富于变化。建筑整体色调淡雅,一般青瓦素墙,基调多白色粉墙,配黑灰色瓦顶、褐色门窗、栗色梁柱和栏杆,色调素净明快。内装修多淡黄或木纹本色。建筑和器物雕刻也十分精致。 寄情山水园林,满足诗画雅逸江南园林以诗为造园理想,以画为造景蓝图,一园一区、一景一石都经过精心设计,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衡量园林的标准,不是规模大小,而是画意和诗情是否达到了融合的意境。如窗外一棵银杏、墙角一株古梅、院中一块怪石,仿佛是画家不留意的一页画稿,但都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如网师园竹外一枝轩,此轩取宋代苏轼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诗意而得名,一枝指梅花,暗指枝叶茂盛,此轩翠竹环绕,与南岸小山丛桂轩的丹桂飘香遥相呼应。网师园五峰书屋幽静雅致,曾是园主藏书读书处,取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诗意而命名。触景生情、融情人景,在园林有限的空间中享受无限的意境,是我国江南诗画山水园林的独特魅力。 2.岭南园林岭南园林以庭院式为主,较江南园林宽敞。主要位于珠江三角洲,并影响到潮油、福建、广西和台湾等地。岭南园林集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之所长,并吸收近代西方造园手法,结合本地自然与文化特点建造,具有多元性、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特色。 岭南园林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降水较多,多河川溪流,园内植物主要有榕树、棕榈、藤本、蕉类、蕨类等,四季繁花、绿荫葱郁,具有热带风光特色。园林水景风格独特,崖瀑、石潭、曲水、湖池、水庭、船厅、廊桥等运用较多,叠山多姿态嶙峋、皴折繁密包镶。由于气候炎热,园林建筑物较高而宽敞,建筑组合多为连房博厦和高墙冷巷,单体多高柱础、宽檐廊、青瓦顶、翘正脊,通透开敞,自然流畅。建筑还采用西方式彩色玻璃及花砖,亭的做法很不规范、千奇百怪。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佛山的梁园(又名十二石斋)、番(pan)禺的余荫山房,被誉称广东四大名园。 三)宗教寺观园林 宗教园林附属于寺观,以烘托宗教主体建筑的庄严、肃穆和神秘为宗旨,有超脱尘俗和精神审美的功能。寺观园林一定的公共性,对香客、游人、信徒开放,不同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私有性,是宗教建筑与园林相结合的产物。宗教寺观园林选址多远离城市,园内主要种植松柏,依据不同地理环境,创造出具有宗教文化内涵的特色园林。、寺观园林主要有两种不同风格,一种是以自然为主的寺观园林,另一种是以建筑为主的寺观园林。自然为主的寺观园林:大多选择远离城市的名山大川,环境容量大,融真山真水于一体,将静穆、朴实的优美环境,完全融于自然山水之中。建筑为主的寺观园林:多位于城市,魏晋南北朝盛行舍宅为寺的风气,贵族、官僚等将自己的住宅捐献成为佛寺,因此格局与私家园林宅院相似,但寺观园林比较严整,而私家园林曲折幽深。 第五节 现存古代园林 一、京外现存古代皇家园林 承德避暑山庄:面积560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的园林,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历时87年。园林古朴无华、朴素淡雅,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和塞北之风光,集中了我国古代南北园林艺术的精华,建有楼、台、殿、阁、轩、斋、亭、榭、庙、塔、廊、桥等120余处,有康熙四字御题36景和乾隆三字御题36景。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风景游览区两大部分。处理政务与日常生活的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宫殿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布局严谨、青砖灰瓦、素雅幽淡。正宫是宫殿区主体建筑,主殿澹泊敬诚,也称楠木殿,后寝殿堂有四知书屋、烟波致爽、云山胜地等,是皇帝处理朝政、读书和居住之地。风景游览区,由湖区、平原区、山峦区3部分组成。湖区位于宫殿以北,有如意湖、镜湖、澄湖、银湖等,总称塞湖,湖区洲岛错落,长堤洲岛分割湖面,各湖有桥相通,两岸绿树成荫,湖边散落的是山庄主要的风景建筑,大多仿照江南名胜而建,如烟雨楼仿嘉兴南湖烟雨楼,金山寺布局仿镇江金山寺;湖中部有如意洲和月色江声岛等,西部有芳渚临流亭等。平原区位于湖区之北,其中又分西部草原和东部林地,草原绿草如茵,一派蒙古风光,林地称万树园,园内设蒙古包,曾是康熙、乾隆联谊少数民族和会见外国使臣的地方。山区位于山庄西北,占全苑面积的%以上,有南山积雪、锤峰落照、梨花伴月等景观。 二、现存古代私家园林 主要有苏州古典园林,扬州个园、何园,无锡寄畅园,上海豫园,广东四大名园,北京恭王府花园,山东曲阜孔府后花园,潍坊十笏(hu)园等。列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古典园林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与吴江同里退思园。苏州四大园林是拙政园、留园、沧浪亭和狮子林。 拙政园:明正德四年(1509),御史王献臣归隐苏州,借用西晋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取名拙政园,筑园以明志,息政归隐、寄情山水园林。全园布局以水为中心,突出水的主题。水面占全园的3/5、溪水有分有聚、港汊曲折出没,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景色,园内建筑分割空间、因地造景、步移景随、雕刻绘画等恰到好处。 全园包括东(归田园居)、中(拙政园)、西(补园)3部分,面积5.2公顷,为苏州园林之首。中园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以水池为中心,建有形体不同、高低错落的远香堂、玉兰堂、香洲、小沧浪、海棠春坞等建筑。远香堂是拙政园的主体建筑,是一座结构精巧的四面厅,取自北宋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之意,借歌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以自喻。厅内通过窗棂四望,南为假山、北临荷池、东望绣绮亭、西接倚玉轩,环顾四周犹如观赏一幅山水长卷。 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嘉庆五年(1800)改建,光绪初年为盛康所得扩建,因前园主姓刘,仿随园之例,取刘与留同音,易名留园。占地2.3公顷,全园建筑物占总面积的1/3,建筑精湛、结构严谨,空间组合高低错落、疏密相间,以建筑划分空间,组合成若干大小不同、情趣各异的庭院,与拙政园疏朗景观形成鲜明对比,并称苏州园林双绝。 全园分北、中、东、西4部分。北部为田园风光,中部、东部是全园精华,西部多假山,4个景区由曲廊相连千余米,移步换景。中部以山水为主,可观赏四季景色,是全园精华所在;中部东区是五峰仙馆为主的建筑庭院,五峰仙馆又称楠木厅,装饰雕刻甚为精美,是苏州规模最大的厅堂。东部以厅、堂、轩、斋建筑为主,鸳鸯厅前有着名的留园三峰冠云峰、瑞云峰、岫云峰,其中冠云峰相传为宋朝花石纲遗物,该峰高6.5米,形态玲珑剔透奇伟,具瘦、漏、透、皱4大特色,是江南园林湖石之最。 三、现存宗教寺观园林 主要有西藏罗布林卡、北京白云观、潭柘寺、碧云寺水泉院、苏州寒山寺、杭州灵隐寺、乐山凌云寺、扬州大明寺东院、成都文殊院等。 西藏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公园,位于市西郊,占地36万平方米,森林面积约占全园一半,是西藏规模最大、营建最精美的园林。始建于七世18世纪40年代,后经历代续建,成为的夏宫,每年藏历四月至九月,从布达拉宫移居此地处理政务。全园分为中部宫殿区、东部宫前区、西部森林区3部分,每个景区功能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园内金顶辉煌、彩绘绚丽,既有西藏高原特色,又吸收汉族山水、林木、建筑组景的传统手法,既反映了西族和宗教特点,又是藏汉文化交流的结晶,是中国园林中的珍品。 园林主要由格桑颇章(颇章,藏语意为宫殿)、达旦米久颇章(俗称新宫)和金色颇章3组建筑组成。中部宫殿区以格桑颇章建筑为主体,是七世格桑嘉措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宫殿,高三层,一层是经堂,挂满珍贵度母唐卡像,有七世宝座、释迦牟尼佛像;二层是罗汉殿、护法殿、阅经室;三层是接见官员之地。达旦米久颇章的厅内四壁绘有大型壁画,主要反映西藏历史和佛教典故,并有大小经堂和卧室。西区森林区(金色林卡)主要有树林深处的金色颇章,是一组别墅式建筑,宫殿内绘满壁画,画中有许多汉族地区的风貌,如五台山、颐和园、万寿山、福禄寿禧图等。东部宫前区主要有专供看戏用的观戏楼,进行宗教礼仪的夏布甸拉康,以及噶厦办公室及会议室等。

  《新建学校如何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课题开题报告.docx

  2023年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护士招聘笔试高频试题摘选含答案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