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庄花园:林尔嘉的“乡愁”寄托B体育官方入口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10-23 10:26:31    浏览:

[返回]

  林尔嘉原名陈石子,是厦门抗英名将陈胜元五子陈宗美的嫡生长子,6岁时过继给台湾著名的板桥林家。于是,林尔嘉在6岁至20岁期间一直生活在板桥林家花园中。21岁时,林尔嘉跟随其父林维源定居厦门。在厦门期间,林尔嘉虽担任不少官职,但却淡泊名利,不趋炎附势,一心投入实业救国当中。作为名绅富商,他不仅乐善好施、服务乡梓,B体育还重视教育、兴办学堂。

  中国园林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更是络绎不绝。园主人在建造园林时,往往会亲自参与设计,通过园林的景观小品将自己的精神理想寄托于园林之中。而林尔嘉步入不惑之年后寄托乡愁的方式,便是仿造台湾板桥林家花园,开辟了一座私人园林菽庄花园。

  菽庄花园位于厦门市鼓浪屿港仔后路7号,是全世界唯一一座集山、海、湖为一体的私家园林。其园名“菽庄”乃取自园主人字“叔臧”的谐音,也含有“稻菽主人庄园”之意,是林尔嘉怀念先人早年在台湾靠垦殖谋生并发家的经历。1913年,菽庄花园落成,林尔嘉在《菽庄园记》中写道:“余家台北故居,曰板桥别墅东望故园,辄萦梦寐手自经营,重九落成,名曰菽庄”透露出无尽的辛酸,这是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也是对家国分裂的感伤。

  那么,林尔嘉是如何通过鼓浪屿菽庄花园同台北板桥林家花园建立联系的?又是如何通过菽庄花园寄托乡愁的呢?

  菽庄花园通过仿造板桥林家花园的造园风格、建筑物功能、景观小品设置和命名等方面,与其建立联系,这些都是林尔嘉在板桥林家花园中生活记忆的情景再现。正如两座园林都具有江南传统私家园林风格,在此基础之上,融入闽台地方特色,同时将南洋建筑和西式园林兼收并蓄。两座园林都是在园主人个人情感的过滤下,通过造园工匠的诠释,以带有地域特征的技术手段呈现。菽庄花园和林家花园一同伴随着林家几代人在两岸之间辗转起伏的人生轨迹,一种无法割舍的血脉亲缘也牵引着两岸人民的情谊。

  菽庄花园在空间布局上可分为藏海园和补山园两大部分,“藏海”隐含把山河揽入祖国怀抱,切莫再任人割裂之意;“补山”以人工补缀天然景色之不足,隐含山河破碎、亟待修补之意。旧时各造五景,藏海五景为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招凉亭,补山五景为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庐、听潮楼、小兰亭。后来,园中又陆续建成小板桥、渡月亭、千波亭、熙春亭、茆亭、伞亭等景观。

  从景观小品名称来看,眉寿堂又称“谈瀛轩”,台湾古名瀛洲,蕴含有思乡谈瀛之意,小板桥、听潮楼亦有眺海听潮、心系家乡之感。

  从景观小品特征来看,十二洞天融入了中国传统元素的十二生肖,洞洞相连,象征着祖国人民团结一致、心心相连,也寓意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紧密连在一起的,通过修建假山,尝试填补祖国破碎之山河。

  从建筑物功能来看,四十四桥下设闸门,当海水涨潮时,打开闸门让海水灌入园林当中,当海水要退去的时候,再把闸门关起来,将海水留在园林当中,仿佛整个海岸线都是园主人家的后花园。把大海藏进自己家的园林之中,就像试图将祖国山河藏进自己怀中来加以保护一样。

  从诗联题刻来看,渡月亭中有楹联:“长桥支海三千丈,明月浮空十二栏。”其寓意为:这长桥足足有三千丈,能否通往我的家乡台湾?十二栏的明月又能否照到我的家乡台湾?

  这副对联描述了园主人的思乡之情。林尔嘉常常站在栏边眺望远方的家乡,希望早日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望海”也成为其思乡系列诗中的重要关键词。

  菽庄花园作为林尔嘉寄托乡愁的物质载体,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内涵。园林通过造景、借景,反映了园主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河山一统的期待,以及对板桥故园的思念。(福建日报)

  东南网9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通讯员 苏福彬)白鹤展翅、蝴蝶双飞、拨水求鱼永春县翁公祠武术馆馆长潘琼琪等拳师,与来自海外的永春华侨华人武术爱好者同台表演,赢得现场观众掌声阵阵。 9月28日上午,临近中秋国庆“双节”,2023侨家乐福建省华侨美食风情文化节永春五里街专场在五里古街启动,为期9天,突出打造“味在五里街、乐在五里街、景在五里街...

  中新网武汉9月20日电 题:武汉台协成立三十周年:解了乡愁,有了收获 作者 武一力 张芹 “如果说当初的回归是游子对家乡的牵绊,如今扎根在此则是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眷恋。”武汉台资企业协会(简称“武汉台协”)会长萧永瑞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祖籍武汉蔡甸,1992年应父...

   9月8日至11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福建厦门举行。作为本次投洽会的重要配套展会,第二届乡村振兴产业展吸引了大量客商,在这里寻觅“乡愁的味道”。(肖和勇 刘默涵) 来源:新华网

  作为厦门如今人气最旺的旅游打卡地之一,沙坡尾避风坞在游客眼中是新潮、时尚、文艺范儿,不过对于土生土长的沙坡尾人来说,这片土地繁华背后的本真之美,才是最让他们怀念与珍惜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沙坡尾“原住民”,听他讲述留存在避风坞中的乡愁,和蕴藏在浓浓烟火气里的新希望。 下午四点多,在沙坡尾避风坞,厦门小有名气的“美食博主”“海鲜大叔”...

  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振兴,我省不断探索闽台乡建乡创融合发展新路,首创以乡建乡创为主题的闽台合作模式、第三方全程辅导服务模式和两岸建筑师联合驻村模式,吸引了100多支台湾建筑师团队、300多名台湾乡建乡创人才来闽创业发展,闽台乡建乡创合作陪护式服务已延伸至300多个村庄,覆盖我省80%以上的县区,走出了具有福建特色的闽台融合乡村振兴之路。 如何将当地文化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闽ICP备07001623号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搜索